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就可观察现象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化学元素组成与其他化合物不同的是()
A.脱氧核糖 | B.油脂 | C.核酸 | D.丙酮酸 |
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联系。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接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从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发生逐渐改变,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形成面似核膜,成熟面似内质网 |
B.形成面似内质网,成熟面似细胞膜 |
C.形成面似核膜,成熟面似细胞膜 |
D.形成面似内质网.成熟面似核膜 |
下面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将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变化的关系如上图,其中b点代表实验前细胞液的浓度,且a=b。假设实验前所选的各组萝卜条的细胞液的浓度均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是生物大分子,只能通过非跨膜运输出入细胞 |
B.蔗糖溶液浓度为a时,萝卜条细胞内外的水分无跨膜运输 |
C.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点时,萝卜条细胞失水,质量将减少 |
D.蔗糖溶液浓度小于a点时,萝卜条细胞失水,质量将减少 |
下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
B.①图中甲酶可能是核酸 |
C.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
D.②图表示酶的活性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酶已经失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