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
| 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 |
|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
|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
下图为人体体液中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
| B.①中蛋白质减少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
| C.在①②③④中,④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
| D.抗体与抗原结合发生在③中 |
人体内环境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 A.血红蛋白 | B.血浆蛋白 | C.性激素 | D.神经递质 |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
探究课题 |
选用材料与试剂 |
| ①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
| ② |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
| ③ |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 ④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
|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
|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
|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
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小球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见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小球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少 |
|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小球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较少 |
| C.若d1、d2、d3浓度下小球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2>K1>K3 |
| D.图中净光合速率曲线表示随CO2浓度的增加蓝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