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具体见下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试管号 |
Ⅰ |
Ⅱ |
Ⅲ |
Ⅳ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是Ⅳ=Ⅰ>Ⅱ=Ⅲ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的开始下降
用不同浓度的某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下图。其中1、2、3和4分别是培养环境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a、b、c和零的生根数量。下列a、b、c的比较正确的是()。
A.a大于b、b大于c | B.a小于b,b小于c |
C.a与b均小于c | D.b与c均小于a |
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林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脱落酸可促进种子萌发 |
B.利用乙烯利可促进果实成熟 |
C.利用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
D.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有相似的效应 |
下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
B.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 |
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产量 |
D.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 |
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下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A.①④⑥ | B.②④⑧ | C.③⑤⑥ | D.②⑤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