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入甲分解为CO2和H2O |
B.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
C.丙合成的物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10-9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
高山松林与玉米田相比()
A.较为稳定,不需要附加能量即可保持平衡 |
B.较为稳定,但需要较多附加能量的投入方可保持平衡 |
C.较不稳定,但自身调节能力较强,不需要附加能量就可保持平衡 |
D.较不稳定,需要附加能量才能保持平衡 |
图10-8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请回答:
图10-8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kJ。
(2)从A到B和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欲使C增加3kg,至少需A__________kg。
(4)调够保证此生态系统进行生物地化循环正常进行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
图10-7表示1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林木、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类3个不同种群生长繁殖情况。请分析回答:
图10-7
(1)曲线C表示_________,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叫做___________消费者。
(2)前5年内3条相关的曲线说明___________。
(3)第六、七两年,当地居民大肆捕杀鸟类,结果这个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
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叶汁后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在 10天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10-6所示,下面的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
图10-6
A.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 |
B.生物Ⅱ可能以生物Ⅰ为食 |
C.生物Ⅱ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 |
D.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