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1)在反射弧的组成中,结构③的名称为 ,结构 (填数字序号)表示感受器。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 (填“单”或“双”)向的。
(3)在C处施加一次短暂的有效刺激,该处膜内先后发生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
(4)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插入A、B处神经纤维内,然后在结构④某处施加一次有效刺激,却发现电表指针未发生偏转,那么施加刺激的位置在 。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1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可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等 |
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
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
结果 |
|
NaCl |
茉莉酸 |
||
① |
+ |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②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③ |
- |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图所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图一可见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
B.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 |
C.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 |
D.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在农业生产上常将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间作就是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作物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间作的意义在于( )
①间作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②充分利用CO2,提高农作物总产量③可充分利用不同地层的水和矿质元素④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为光合作用联系示意图,如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将( )
A.a上升、b下降 | B.a、b都将上升 |
C.a、b都将下降 | D.a下降、b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