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 |
30 mol |
9 mol |
12.5 mol |
15 mol |
产生酒精的量 |
0 mol |
9 mol |
6.5 mol |
6 mol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b值对应的氧浓度为零
C.氧浓度为c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 mol
D.氧浓度为d时,有1/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运用了离心分离技术、细菌培养技术和同位素示踪技术 |
B.图中的A表示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此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的是DNA,没有进入的是蛋白质,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过短,在搅拌后离心的上清液B中会发现有放射性,是因为少量的含32P的亲代噬菌体未侵染到大肠杆菌体内 |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过长,在搅拌后离心的上清液B中会发现有放射性,是因为少量含32P的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了出来 |
如果基因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是()
A.遗传性状的变化 | B.遗传途径的变化 |
C.遗传信息的变化 | D.遗传规律的变化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 ()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 | |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 |
猫的毛色为伴X不完全显性遗传,基因型为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一只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与一只黄色小猫,他们的性别分别是( )
A.全雌或三雌一雄 | B.全雄或三雄一雌 | C.全雌或全雄 | D.2雌2雄 |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