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v-t图象如图甲所示.则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下图中的( )
在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
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经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
粒子的作用,则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正确的是()
| A.一定在①区域 |
| B.可能在②区域 |
| C.可能在③区域 |
| D.一定在④区域 |
如图所示是测定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得到的电流和路端电压图线。现将两电源分别与一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源1所在电路中电流为I1,路端电压为U1;电源2所在电路中电流为I2,路端电压为U2。则应有()
| A.当I1=I2时,两电源的总功率相等 |
| B.当I1=I2时,两电源所接的外电阻相等 |
| C.当U1=U2时,电源1的输出功率小于电源2的输出功率 |
| D.当U1=U2时,电源1内部消耗的电功率小于电源2内部消耗的电功率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2μF,电源电动势E=12V,内电阻不计,R1∶R2∶R3∶R4=1∶2∶6∶3,则电容器极板a上所带的电量为()
| A.-8×10-6C |
| B.4×10-6C |
| C.-4×10-6C |
| D.8×10-6C |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并获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嫦娥二号”从地球发射后经A处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在B处进入绕月工作轨道。已知绕月工作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 |
| B.嫦娥二号在B处由地月转移轨道需加速才能进入工作轨道 |
| 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嫦娥二号在B处受到的月球引力大小 |
| D.嫦娥二号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B处的过程中,月球引力对嫦娥二号做正功 |
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中, ∠a=30°.∠c=90°,.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b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
V.
V和2 V.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上最低.最高电势分别为()
A. V. V |
| B.0 V.4 V |
C. V.![]() |
D.0 V.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