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贵溪在信州城南其水西流七百里入江
【宋】晁补之
玉山东去不通州,万壑千岩隘上游。
应会逐臣西望意,故教溪水只西流。
【注】贵溪是信江的一段,它由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城南向西流约七百里入赣江。诗人写这首诗时,已被贬为监信州酒税。前两句写了信江的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后两句诗人是如何借水来表意传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C.以伤先帝之明 |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今安在(哪里) |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
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
指出下面句子主要停顿处标示有误的一项()
A.直挂云帆/济沧海 | B.忽复/乘舟梦日边 |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D.奉命于/危难之间 |
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它们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
要说明。
(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