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古诗,回到下列问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官多误身③。
[注] 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
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  (3分)
下阕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一名运动员在外国运动员失误后获得冠军。在回答记者“这次获胜是否有偶然因素”的提问时,他说:“不,就应该我得金牌。”著名作家王蒙认为这虽然是一种回答方法,但有些粗糙。怎样回答会更好些呢?请你替这位运动员设计一个回答。
答:

有一天,班主任老师和几个学生亲切交谈。学生A问老师:您觉得我们班的任课老师谁课上得最好?学生B的问题是:老师,您是不是最喜欢我们班的某同学?对这两个敏感的问题,老师不便直接回答,又不能避而不答。事实上,老师用比较模糊的语言作了回答,学生虽然对答案不甚满足,但并未影响师生关系。
请你从中选择一个问题,代班主任老师“设计”恰当的答案。
答:

下面是王老师在办公室接到李明同学电话的内容实录。请你根据王老师的话,推断一下李明同学的说话内容,补写在横线上。
李明同学的话:
王老师的话:哎,我就是___________什么问题,你说吧! __________别着急,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出现也是正常的。你已尽力克制,这就很好。我想我们还是当面谈谈,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请你选取某一采访对象,围绕“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这一中心话题,设计三个具体问题。
答:。

针对下面正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反方的话补充完整。
正方:如果衣食不足就能知荣辱,那么请问:为什么在大灾之年会有易子而食的惨剧?
反方:如果衣食足方能知荣辱,那么请问: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