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年开垦P平原,进行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养分
C.平整土地 D.排水

有关P平原商品粮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湿地广阔,故以水稻种植为主
B.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优势
C.作物一年两熟,单位面积产量高
D.粮食生产的限制因素是水源不足

目前P平原已停止开垦荒地,并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主要原因是(    )

A.湿地改造为耕地的成本高,不符合经济最大化原则
B.沼泽地发展水产业经济效益高于粮食种植业
C.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必须加以保护
D.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过剩

P平原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

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减少粮食生产,建立自然护区循环农业模式
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完成问题。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 m C.60 m D.65 m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 m B.40 m C.65 m D.90 m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该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问题。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该图中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据此回答问题。

若a形成化石,b形成右上图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大气圈 B.乙占有甲的全部
C.乙表示岩石圈 D.乙影响丙的演化

右上图所示的区域具有的特征有
①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②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③植被根系比较发达 ④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该图是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区域种植棉花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温差 D.水源

图示区域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A.铁矿 B.石油 C.煤 D.稀土

下面是非洲南部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岛屿东侧降水量较大,与之有关的环流因素是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风带 D.赤道低压带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图中乙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断裂下陷 B.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 D.流水侵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