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 年份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城乡工矿用地 |
沼泽地和滩涂 |
其他 |
| 1954 |
15.9% |
38.18% |
9.13% |
0.43% |
32.74% |
3.61% |
| 2005 |
51.17% |
31.63% |
3.86% |
1.94% |
8.81% |
2.59% |
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 B.低温冷害更严重 |
|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D.洪涝灾害更频繁 |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小题。
图中a、b两曲线( )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
|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
|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
|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
|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
|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
| 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
| 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
读某学生所在地区的城镇分布简略示意图,完成小题。
该学生家准备购买一辆高档轿车,他们最可能去的城市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
| A.去B城市,距离他们家近 |
| B.去A城市,A城市的交通便利 |
| C.去B城市,B城市的服务便利 |
| D.去A城市,A城市的服务范围广,服务级别高 |
判断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
| A.去B城市上中学 |
| B.去A城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
| C.去B城市推销高档珠宝玉器 |
| D.在B城市设立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 |
读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完成小题。
在“爱我城市,共建家园”的民意调查中,小区居民集中反馈的问题如下,你认为合理的有( )
①高架公路需要改线 ②火电厂应搬迁
③住宅区西北部的绿地改建为学校 ④小区的绿地面积较小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如果在图中甲处布局商业小区,其合理性是( )
| A.人口密度 | B.交通方便 |
| C.靠近学校 | D.靠近市中心区 |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中心便会衰退。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了城市复兴计划——再城市化。下列措施符合再城市化的是( )
| A.采取行政手段,将人口迁入大城市 |
| B.发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
|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
| D.改善城市中心环境,发展城市旅游业 |
如图为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区图,图中的虚线为等高线(单位:米)。据此回答: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①②③功能分区最合理的是( )
| A.①住宅区 ②工业区 ③商业区 |
| B.①工业区 ②住宅区 ③商业区 |
| C.①商业区 ②住宅区 ③工业区 |
| D.①住宅区 ②商业区 ③工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