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非洲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成因角度简要说明A处河流源头的岩石类型及判断依据。
(2)对比说明图中A 、B两湖对河流作用的差异。
(3)根据图中信息,指出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工业类型,并简要说明发展该类型工业的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示意台湾岛周边海域地形分布,据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红树林海岸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其成因。
(2)简述红树林海岸的开发和利用。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椐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多涝区(含次多涝区)的分布规律,并分析该区灾情严重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2)图中甲地区为多涝区,试对甲地的减灾防灾提出防御措施。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示意我国原生、次生荒漠的分布,据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次生荒漠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
(2)为实现我国荒漠化防治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左图是我国北方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是A地某村优质苹果和夜间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1)A地区冬季降雪频繁,素有“雪窝子”之称。试从地理位置和地形方面分析A地区冬季多雪的原因。在右图中画出夜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据此解释A地该村优质苹果多种在半山坡的原因。
(2)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较高的含水量,赋予了其口感上的清脆感。比较A、B两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3)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发改委已正式批复设立“C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设立的第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首个全省域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请分析C省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4)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左)和平面排列示意图(右)。读图分析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鱼鳞坑的生态效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的版图上,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上海,另一个就是长江北岸的南通。19世纪末南通开埠,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附:长江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新华网南京2010年11月2日电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江苏沿海特有的辐射沙脊群,开发建设总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的2个超大型人工岛,并以此为依托开发周边的优良港口资源,整个工程总投资约3000亿元。
(1)南通和上海有着相似的地理区位优势,但两城市经近现代100余年的发展,南通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地位却远远不及上海。请结合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2)试分析江苏开发大型人工岛的条件。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科学家在沿A到B处的考察中,发现该区域的东部和中西部的地貌景观差异极大,请简要阐述其差异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2)图中C城市附近分布着面积较大的湿地,请简述其成因。
(3)图中M地是该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分析原因。
(4)近年来,该国东部沿海城市常常受到沙尘暴袭击,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外力作用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图甲)。

材料二我国西北某地区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示意(图乙)

(1)图乙所示河流的流量年变化曲线,是下图中的图。
(2)图乙中形成伸入沙漠的楔形绿洲的原因是由于注入。
(3)图乙中历史古城堙没于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导致绿洲因水源干涸而废弃;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作用而形成的。
(4)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乙中的雪线将,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融水减少,绿洲退缩,扩大。
(5)简要分析图乙中a地能发展成较大聚落的主要条件。(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