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以下题目。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哪些省区( )
①江苏 ②湖南 ③云南 ④新疆 ⑤广西 ⑥内蒙古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⑤⑥ |
关于上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年温度变幅与云量覆盖度统计坐标图”,读图完成题。图中所示,云量覆盖度与冬夏温度差之间的大体关系是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等量 | D.递增 |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国家的气候逐渐变得
A.变暖 | B.变冷 | C.冬暖夏凉 | D.冬寒夏热 |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题。图中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 | B.2月至4月 |
C.5月至7月 | D.8月至10月 |
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 B.河道弯曲 | C.地势起伏 | D.湿地调蓄 |
下图为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题。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 | B.北坡为向阳坡 |
C.南坡为迎风坡 | D.北坡为迎风坡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位于南半球 |
B.甲山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
C.甲乙两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
D.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
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题。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等温线向北凸出 |
B.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22℃等温线向北凸出 |
C.甲地海拔高,1月气温高于丙地 |
D.丁地纬度高,7月气温低于丙地 |
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日、年较差小 |
B.嫩江及其支流汛期长,封冻期短 |
C.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基带为温带草原带 |
D.平原面积较大,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经纬度,设定了简易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某方案及测量记录如下: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教学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测量日期:2012年12月21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58时角β最小,为52°56′;A为量角器中心O点的阴影,AB⊥PA。据此回答题。该地可能位于或最接近于的城市是
A.上海 | B.重庆 | C.兰州 | D.西安 |
当手表指针12点整时,当地观察到太阳的方位位于
A.东南 | B.西南 | C.东北 | D.正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