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甲代表形成某种自然灾害的原因,序号①-④分别表示灾害及其现象的关联,下列表述顺序依次正确的是
A.岩层断裂地震滑坡崩塌海啸 |
B.冷锋降温寒潮大风雨雪 |
C.气旋台风狂风暴雨潮汐 |
D.地壳运动火山地震洪水泥石流 |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下图为2012年3月16日7时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三角地区PM2.5均值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东莞 | B.深圳 | C.肇庆 | D.中山 |
导致图中珠三角PM2.5浓度偏高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汽车数量大 | B.潮湿天气多,少风 |
C.经济发达,工厂企业多 | D.热带农业发达 |
图12是某建筑设计院为我国北方地区设计的一幢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房屋模型。读图回答问题。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
A.雨季及时排水 | B.充分利用太阳能 |
C.减弱噪音干扰 | D.降低光污染危害 |
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A.冷气流从通风口l进入甲,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 |
B.冷气流从通风口l进入乙,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 |
C.暖气流从通风口l进入甲,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 |
D.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 |
图1l为北京市某日发布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情况。读图回答问题。该日可能是()
A.3月21日 | B.4月7日 |
C.9月23日 | D.10月7日 |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随后几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北移 | B.南半球向北移 |
C.北半球向南移 | D.南半球向南移 |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l0)。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问题。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碰撞挤压②张裂作用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渭河谷地的形成 | B.日本地震的发生 |
C.青藏高原的隆起 |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
图9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农业发展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皖南山区特色农业区盛产的农产品主要有()
①茶叶 ②柑橘 ③香蕉 ④甜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与大别山特色农业区相比,沿江平原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A.环境优美 | B.水源充足 |
C.交通便捷 | D.气候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