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地球半径为R,月球半径为r,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两球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1,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2,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3,假设公转运动都视为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条件可知: ( )
A.地球的质量为m地=![]() |
B.月球的质量为m月=![]() |
C.地球的密度为ρ=![]() |
D.月球运动的加速度为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红光和绿光组成的一细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绿光 |
|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上的某一位置会时而出现明条纹时而出现暗条纹 |
| C.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向外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
| D.根据相对论可知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A.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小颗粒内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 B.气体的温度升高,个别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可能减小 |
| C.对于一定种类的大量气体分子,在一定温度时,处于一定速率范围内的分子数所占百分比是确定的 |
| D.若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一定质量气体温度升高、压强降低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
E.密闭容器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其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气体的压强为零
一个矩形金属框MNPQ置于xOy平面内,平行于x轴的边NP的长为d,如图(a)所示。空间存在磁场,该磁场的方向垂直于金属框平面,磁感应强度B沿x轴方向按图(b)所示规律分布,x坐标相同各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当金属框以大小为v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d =l,则线框中始终没有感应电流 |
B.若d = l,则当线框的MN边位于x = l处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最大 |
C.若d = l,则当线框的MN边位于x = l处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最大 |
D.若d = l,则线框中感应电流周期性变化的周期为 ![]() |
如图所示的两个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A板用导线与M板相连,B板和N板都接地。让A板带电后,在两个电容器间分别有P、Q两个带电油滴都处于静止状态。AB间电容为C1,电压为U1,带电量为Q1,MN间电容为C2,电压为U2,带电量为Q2。若将B板稍向下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向下动,Q向上动 | B.U1减小,U2增大 | C.Q1减小,Q2增大 | D.C1减小,C2增大 |
“嫦娥一号”于2009年3月1日成功发射,从发射到撞月历时433天,其中,卫星先在近地圆轨道绕行3周,再经过几次变轨进入近月圆轨道绕月飞行。若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1/6,月球半径为地球的1/4,则根据以上数据对两个近地面轨道运行状况分析可得
| A.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3/2 |
| B.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2/3 |
| C.绕月与绕地飞行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6 |
| D.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