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清代某皇帝的密诏
材料三:“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摘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我们现在认定这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该派别发起了哪一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请客观地评价该运动。
(2)材料二这道密诏是清代哪一位皇帝在哪一年下发的?密诏中提到的变法是指什么?揭开“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九十年前”具体指哪一年?“先生”是指谁?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领导此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以此为口号,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请回答:
(1)“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2分)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图一:_______________;图二:________________;图三: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读《隋朝大运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至点和大运河的中心:
A:;
B:;
C:。
(2)写出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4年,邓小平曾对英国外交大臣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会见香港人士时说:“……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而不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回答,为和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2分)
(2)依据材料二,邓小平提出的这一伟大构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一伟大构想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5分)
(3)材料三的两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时政权交接场景?两个地区成功回归祖国,用实践证明了邓小平伟大构想的正确性,同时也为我国现今解决哪一地区问题创造了条件? (3分)
(4)2013年是香港回归16周年,澳门回归14周年,结合这两个地区的发展现状,谈一谈你的感想。(2分)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2分)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3分)
材料四 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2分)
(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