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由被欺凌到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下面的纪录片将为你展示日本的这一发展路程.
【第一幕 停滞的大和】 幕府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同其他国家建立任何关系,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18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业资本家为了争取政治上的地位对幕府制度产生了不满.
(1)上述材料揭示了日本停滞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幕 西去的路】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2)日本在 “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时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第三幕 戏说成败】
改革后日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封建因素……这为后来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学者1:“我们知道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是向民主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比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颁布了《 ① 》,开始确立了 ② 制,最高权力归国会拥有.但日本却不同改革后的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虽然也颁布了《宪法》但开启的是有限的宪政统治,所以日本的政治体制是典型的东方独裁与西方民主政治的杂合体是个怪胎.”
学者2:“同时日本为了塑造本国国民的精神特别强调武士道精神.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核心强调看淡生死、强调对天皇的忠.所以我们看一些影片会看到日本人剖腹的场景.但我们知道自从文艺复兴以来提倡 ③ 思潮即强调尊重人的生命.这是资本主义思想的基础,所以武士道精神是与近代精神相左的.”
(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上面的填空.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4)“后来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请你举出一例与中国有关的史实加以证明.
(5)如果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这次改革,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的?
(6)通过对日本崛起之路的探讨,你认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哪些启示?
问答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得……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的基础上展开了。……“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工业革命之后,资产阶级越来越不满自身的地位和旧制度对发展资本主义所构成的阻碍,资产阶级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统治;在尚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和改革来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使得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强化和扩展。
材料三: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同时,欧美列强对亚非拉进行殖民掠夺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当然,面对这种疯狂的殖民,广大的殖民地人民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
回答问题:
(1)从材料一可见,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影响?举出符合这一论断的史实二。
(2)据材料二,工业革命后,美国的资产阶级强化自身统治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在尚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和改革来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使得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强化和扩展。”写出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事件两例。
(4)结合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中国历史上能够体现“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的事件
世界史上19世纪中期“殖民地人民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的典型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利的唯一的国家。”
——《重读伏尔泰》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三: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的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他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 (1分)
(2)材料二所述,三国革命“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据此,这三场革命体现了怎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1分)
(3)据材料三,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这一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它与材料二中提及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关系如何?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500年左右发生了什么大事?试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百年维新】
材料二: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2)请说出日本摆脱“内忧外患”的事件性质如何?这一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走向现代】
材料三: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使它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它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大国崛起》解说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一项伟大的成就”是指什么。
【新国新梦】
材料四: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4)“这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资本主义发展先后遇到过两个重大的障碍,试说明。
(5)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材料四中的大国的崛起过程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留下了什么启示?
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泠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财政金融一片混乱,银行存款下降,货币供应量锐减,全国6000家银行倒闭,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失业工人成几何级数上升,达到1500万,工人工资降低40%。1932年农业收入仅等于1929年的1/2,几百个小农场被迫拍卖,破产的农民大批流入城市。
材料二:
材料三: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刘瑜《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出现的主要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NEW DEAL”的中心措施及其直接目的。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的主要表现,并分析新政与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