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2012年4月中菲黄岩岛对峙以来,南海主权争端加剧,“海权”、“海洋”、“海军”等涉海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计10分)
材料一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高之国博士认为: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中国的兴衰荣辱与海洋密切相关:唐朝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兴盛、明朝以后的“海禁”、清朝末期的挨打、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洋权益之争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我们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1)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一例证明材料的观点。
材料二  2009年《环球》杂志有文章称:            (事件),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高峰。……中国人真正深入思考海权问题,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外敌坚船利炮的入侵,使得相当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员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由此开始关注海权。一时间,中国海是力量出现了短暂的“复兴”。……改革开放后,海洋问题和海权概念,又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外界因素也成为刺激社会思想的重要动因。近30年来发生在中国周边海域的一系列事件,都使海洋、海权等问题在中国社会的热度不断升温。
(2)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高峰”指的什么事件?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西方航海家的远航又指什么事件?其中,发现了新大陆的历史人物是谁?
(3)据材料二,概要指出改革开放后海洋问题和海权概念又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两个主要原因。
材料三  2009年《国际先驱导报》有文章指出:海权观影响海洋战略,西方扩张性的海洋文化注定了对外侵略殖民的海洋政策,中国农耕文明相对内敛带有更多和平的色彩。调查发现,有7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就是中国依法享有的海洋利益,包括在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内航海、养殖、捕捞、开采油气和矿产资源的排它性的权力,而仅有15. 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是控制海洋的权力。恰恰相反,西方社会则普遍认为海权无非是控制海洋的权力。
(4)据材料三,概要指出中西方海权观的主要差异是什么?据此你认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关键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材料四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是在什么事件之后?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2)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3)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管理西藏和新疆的机构分别是什么?设置这些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的世界霸权;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抓住了机遇后来居上;20世纪30年代,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又把战争期间产生技术转化为民用,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再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使整个世界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请回答:
(1)公元1500年前后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开辟受哪部游记的影响?
(2)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举出属于英国、美国的重要成果及发明者?(各1例,4分)
(3)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其核心措施是什么?他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什么范例?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二:每一政府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三: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发生在法德之间“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两次?
(2)材料二出自哪个重要文件?在此之后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至少列出两例)
(3)材料三中的“欧洲联合”是指成立于1967年的?有哪些积极作用?目前“欧洲联合”又朝什么目标迈进?
(4)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洲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也传到了欧美。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材料三: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什么历史事件把“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从而促进了各大洲的经济交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积极的影响?
(4)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
(5)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请举出两个典型事例。

某校九年级同学以“战后世界文明的竞争与合作”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倡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