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的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整个乐曲分为“神州”和“华通”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等五十多个小调。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由此可见,纳西古乐( )
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丽江地理环境决定的
②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 A.②③ | B.①② |
| C.①③ | D.①④ |
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让墙壁说话,让小草育人”理念,这体现了( )
| A.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环境 |
| B.文化环境以自然环境为载体 |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
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可见( )
|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 B.民族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
| C.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
| D.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
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的交流中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总理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是( )
①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能够推进社会发展
④现代文化主要通过书籍传播
| A.①② | B.②③ |
| C.①④ | D.③④ |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成语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体现了( )
| A.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
| B.一个人的高尚品行对他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 C.人的高尚行为比其他优秀思想道德意识更重要 |
|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