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长河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总是相伴而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下列对哲学与文化和经济、政治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 
③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④哲学是对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正确反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正在改变中国人平常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少开一开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

A.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决定生态文明 B.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的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的思维着的精神是

A.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 B.一切生物的反映形式
C.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催人奋进的精神武器

2009年5月25日。孟加拉国西南部沿海地区遭受热带风暴“艾拉”袭击后,受灾严重。回答1~2题
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很多气象灾害。为此,有人说“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不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目前,科学技术无法阻止热带风暴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其运行的线路,人们可以做到的是预测热带风暴的到来和做好防范工作,把损失减至最低。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热带风暴
C.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随着人们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将来能改变热带风暴形成的规律

11月12日,根据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拍摄制作的月球全图发布。回答1~3题。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仙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遗憾。如今,“嫦娥”飞天使千年的梦想得以成真。这说明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相对独立性

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进一步掀开神话中的“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嫦娥奔月”只是一个古老的神话,“嫦娥一号”经过精密探测传回清晰的月面图像,表明月球上既没有传说中的嫦娥,也没有发现吴刚砍树。这主要说明()

A.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神话是人脑主观想象的产物
C.神话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能动的反映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事就一定能成功
C.物质与意识是相辅相成的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