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 )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 |
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 |
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
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 |
经济效益= =""
+1
题例:经济效益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指标。下列选项中,企业经济效益获得提高的是
①年投资扩大一倍,年利润增加50%②年投资与上年持平,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③年投资较上年下降50%,年利润不变 ④年投资扩大一倍,生产总值增加20%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股票价格=""
题例:小张于2003年9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买北生药业股票2000股,每股票面金额16元,预期每年可以获得5%的股息,而当时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为1.98%。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年后小张购买的2000股股票价格是 ()
A.39600元 | B.80808.08元 |
C.49500元 | D.32000元 |
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率之快,为历史上罕见。
国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活动属于——(实践形式),这种实践形式的作用是——。
A.生产实践决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
C.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D.科学实验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 |
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率之快,为历史上罕见。
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进行调整,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意识具有能动性 |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C.物质决定意识 |
D.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
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率之快,为历史上罕见。
央行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所要达到的调节目的是
A.增加居民存款收益 |
B.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 |
C.监督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保证商业银行盈利 |
D.减少货币流通,防范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