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环境下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是长翅果蝇。此实验不能说明( )
A.翅的发育过程经过酶的催化作用 |
B.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C.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时受环境影响 |
D.环境条件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下列各项依次是实验用试剂、用该试剂目的和实验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A.无水乙醇:作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色素 |
B.健那绿:染色剂,观察叶绿体 |
C.龙胆紫:使核物质染色,观察有丝分裂 |
D.0.3g/ml蔗糖溶液:洋葱表皮细胞失水,观察质壁分离 |
对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②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③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④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⑤在遗传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A.②③④ | B.①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④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B.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不易扩散和转移 |
C.醋酸菌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D.发育中的蝌蚪其尾部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不是细胞坏死 |
下列有关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组成和正常表皮细胞相同 |
B.细胞的自然死亡、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并不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正常体细胞中DNA分子的数目相等 |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任何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
熊猫的精原细胞有42条染色体,且性别决定为XY型,则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
①40条常染色体+XX;②40条常染色体+YY;③20条常染色体+X;④20条常染色体+Y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