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体液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 |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
C.图中②③构成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
右图为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后,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检测到c、d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
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传导媒介 |
C.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上个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b处于抑制状态 |
D.如果de距离等于cd,在刺激d点时,c处先测到电位变化,这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经过突触有关 |
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
若在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80%,Xb的基因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
A.1% 2% | B.8% 8% | C.2% 10% | D.2% 8% |
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高度近视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双亲性状 |
调查的家庭个数 |
子女总人数 |
子女高度近视人数 |
|
男 |
女 |
|||
①双亲均正常 |
71 |
197 |
36 |
32 |
②一方正常,一方高度近视 |
9 |
26 |
6 |
8 |
③双方高度近视 |
4 |
12 |
4 |
7 |
总计 |
84 |
235 |
46 |
47 |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表中第①种婚配情况能判断高度近视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B.双亲均患病的家庭中出现正常个体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C.表中第①种婚配中正常与高度近视129:68这个实际数值为何与理论假设有较大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际调查的群体小或可能未按统计学的原理进行抽样调查
D.双亲均正常,家庭中双亲基因只有Aa×Aa
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D、KN过程均有同源染色体
B.HI过程发生细胞识别和融合
C.NO过程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
D.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和NO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