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图中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10h |
B.图甲中BC段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 |
C.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根本原因是DNA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中,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都是没被标记的 |
D.图乙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CD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
下图所示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 |
B.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 |
C.过程①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D.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X三体综合征患者发育良好、智力正常,具备生育能力。已知某X三体综合征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
B.该患者的三条X染色体有可能互不相同 |
C.这对夫妇生的后代可能含有二条性染色体 |
D.如果这对夫妇生男孩可以降低后代的患病率 |
一对夫妇,妻子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携带者,丈夫不带该致病基因,这个孩子得病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孩子的造血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
B.孩子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属于交叉遗传 |
C.孩子体内的核糖体发生了变异合成了异常的蛋白质 |
D.孩子的mRNA发生变异造成的 |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
B.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 |
C.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 |
D.经EMS处理后,水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
人类疾病中有一种虽然数量较少但却颇有特色的阿帕特综合征,症状是尖头,指、趾呈蹼状。研究发现,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从而影响体内Z受体蛋白的结构。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是一种遗传病 |
B.患病基因突变多发生在有丝分裂 |
C.Z受体蛋白基因突变的概率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
D.患者Z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