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核辐射处理后,对谷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核辐射直接造成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
B.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整体通透性降低 |
C.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 |
D.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设某大肠杆菌含14N(N的质量数为14,下同)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A.(a+b)/2 | B.(a+b)/4 | C.(3a+b)/4 | D.(3b+a)/4 |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现有两组数据:豌豆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中,2%在线粒体中;豌豆的染色体组成中DNA占36.7%,RNA占9.6%,蛋白质占48.9%,以上数据表明( )
A.染色体是DNA唯一的载体 |
B.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
C.DNA是遗传物质 |
D.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对某一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标记,让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已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噬菌体都有标记的32P |
B.2个噬菌体含32P |
C.全部噬菌体都不含15N |
D.2个噬菌体含15N |
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未必都是RNA |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不是RNA |
D.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