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
下列有关发酵项目的内容全部正确的是
发酵项目 |
微生物名称 |
微生物结构特点 |
微生物异化作用类型 |
|
A |
果酒 |
酵母菌 |
有核膜 |
兼性厌氧 |
B |
果醋 |
醋酸菌 |
无核膜 |
厌氧 |
C |
腐乳 |
青霉 |
有核膜 |
需氧 |
D |
泡菜 |
乳酸菌 |
无核膜 |
厌氧 |
下图表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中的酶都是基因工程中所需的工具 |
B.PCR会用到③和④中的酶 |
C.除了③以外,①②④中的酶作用的都是相同的键 |
D.③作用过程中会产生水 |
关于下图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获得的DNA称为cDNA |
B.过程③需事先对大肠杆菌用CaCI2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 |
C.过程④动物细胞培养需加血清 |
D.过程⑤导入的受体细胞是乳腺细胞 |
不是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
A.干扰素 | B.青霉素 |
C.白细胞介素 | D.乙肝疫苗 |
基因治疗是指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B.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基因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