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是人们用来激励、警戒自己的一种铭文。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警。譬如,周恩来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座右铭,激励自己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终身。这说明
①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③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
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②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
③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④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
|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
| D.哲学都是在批判神学的宗教思想中产生的 |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对青年朋友说:“我提倡搞生物学的要学点儿科学史、学点儿辩证法,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懂辩证法就搞不好生物学。”这是因为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
|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
| C.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一次,范缜与和尚辩论,和尚们认为,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来世还可以再投胎做人;范缜则认为,人有了身体才能够有精神,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什么来生。他们的辩论体现了()
| A.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 |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
|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2013年12月7日,金星迎来最亮,璨若宝石赛明珠,在全黑的地方可以映照出房舍、树木、动物和人的影子。对于这次天文现象的时间,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
|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