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只有4个人就业,另外6个人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用4个人的收入支持另外6个人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有9个人就业,只有1个人失业,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就很容易而且高质量地建立起来。这说明
A.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 |
B.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经济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 |
C.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
D.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
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居民阶梯电价征求意见稿,通过网络、传真、信件等方式共收到各类意见21794条。其中有61%表示支持阶梯电价机制和改革方向。如果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新闻标题,最佳的是
A.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 B.自觉接受公民监督集中民智 |
C.了解社情民意科学民主决策 | D.集中专家智慧着眼科学决策 |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
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A.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B.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
图是某种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当该商品价格从A点运行到B点,说明
①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
③该商品的生产者从赚钱到保本经营
④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从高于到等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举行的坎昆气候大会,经过近两周的紧张磋商,备受关注的“快速启动资金”、“气候基金”,《坎昆协议》有了原则性共识,被认为是在重建气候未来谈判的信心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但依然存在多种“选项”,这些分歧被留给明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大会。这启示我们
① 事物的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但发展途径是曲折性
② 要实事求是的承认各国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③ 不能认为着重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会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④ 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② |
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又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有专家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的是我们必须转变单纯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这样的观念,要倡导节约、拒绝奢华,珍惜公共财富,创造基于科技创新的新兴财富的价值观。这种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
②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现实的改造世界
③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
④ 引导我国公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