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与水平面的连接处为一极小的光滑圆弧(物块经过Q点时不损失机械能),斜面与地面是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斜面的最高点为P,P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h=5m。在P点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和B,A、B的质量均为m=1kg,A与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B与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A物块从P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滑下,停在了水平面上的某处。
求:
(1)A物块停止运动的位置距离斜面的直角顶端O点的距离是多少?
(2)当A物块停止运动后准备再释放B物块时发现它们可能会发生碰撞,为了避免AB碰撞,此时对A另外施加了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把A物体推到了安全的位置,之后再释放B就避免了AB碰撞。求外力F至少要做多少功,可使AB不相撞?(g取10m/s2,此问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一小球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30m/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小球在空中下落的时间;(2)小球下落的高度。
如图所示,在xoy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内有一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限内有一垂直于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重力不计)从坐标原点O以速度大小为v0射入磁场,其入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成30°角。当粒子第一次进入电场后,运动到电场中P点处时,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P点坐标为〔()L,L〕。(sin37°=0.6,cos37°=0.8)求:
(1)粒子运动到P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3)粒子从O点运动到P点所用的时间t。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金属导轨上,放置一个长L=0.4m、质量m=0.3kg的导体棒,导体棒垂直导轨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4.5 V、内阻r=0.50 Ω的直流电源,电阻R=2.5 Ω,其余电阻不计,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外加一与导体棒垂直匀强磁场,(sin37°=0.6,cos37°=0.8 g=10m/s2)求:
(1) 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且对斜面无压力,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
(2) 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和方向。
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x="0.20" m,已知AB连线与电场线夹角为=60°,今把一电荷量
C的检验电荷放入该匀强电场中,其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
N,方向水平向左。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2)若把该检验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3)若A点为零电势点,B点电势为多少。
如图所示,电阻R1=6Ω,R2=4Ω,电源电动势为20V,闭合电建后,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40W,电源输出功率为37.6W,求:电源的内阻r和R3的阻值分别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