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2012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3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 A.12元 | B.12.5元 | C.18元 | D.18.75 |
下列对实践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②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④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了人类实践活动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句谚语包含的哲理有()
| 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
| B.客观规律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 C.人们在规律面前有时是无能为力的 |
| D.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 |
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用木马车送粮,而不用汽车;《西游记》中国的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就是变不出一辆坦克车,这是因为()
|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认识就不同 |
| B.古代文学家思想保守,不善于联想 |
|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
| D.人们的思想认识是变化的 |
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公众要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克服侥幸和麻痹心理。从哲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
|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
|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摆脱一切制约 |
| C.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
| D.正确意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
地球好比一只陀螺,它绕着自转轴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就是一天。地球不但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公转一周为一年,且存在周期性变化。这一事实体现了()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 B.地球是自然界运动的载体 |
| C.地球运动是地球上生物产生的前提 |
| D.事物运动的具体形式是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