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加,重视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X、Y,该同学计算正确的是( )
速度/(m·s-1)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
10 |
12 |
20 |
15 |
18 |
X |
20 |
Y |
80 |
25 |
30 |
125 |
A.X=40,Y=24 B.X=45,Y=24
C.X=60,Y=22 D.X=50,Y=22
两根长直导线a、b平行放置,如图所示为垂直于导线的截面图,图中O点为两根导线ab连线的中点,M、N为ab的中垂线上的两点且与a、b等距,两导线中通有等大、同向的恒定电流,已知直线电流在某点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跟该点到通电导线的距离r成反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B.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C.在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
D.若在N点放一小磁针,静止时其北极垂直MN向上 |
如图,a、b分别表示一个电池组和一只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池组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组的内阻是 1Ω |
B.电阻的阻值为0.33Ω |
C.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将是4W |
D.改变电阻R的阻值时,该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W |
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 R |
B.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 |
C.给金属丝加上的电压逐渐从零增大到U0,则任一状态下的![]() |
D.把金属丝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 |
如图,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
A.P向下滑动 | B.P静止不动 |
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 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 |
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用了放大法 |
B.伽利略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 |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