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
C.卡文迪许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D.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 |
如图所示,甲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动图象,乙是在x=6 m处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a、b是介质中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 |
B.这列波的波速是2 m/s |
C.a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 |
D.a、b两质点的振幅都是10 cm |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置于空气中,两者的AC面相互平行放置,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变为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对于这两束单色光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a射出的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比从b射出的光大 |
B.从a点射出的为红光,从b点射出的为蓝光 |
C.从a射出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比从b射出的光大 |
D.从a、b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 |
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物体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 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 ( )
t/s |
0 |
2 |
4 |
6 |
v/m·s 1 |
0 |
8 |
12 |
8 |
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B.t=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C.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
两带电荷量分别为q1(q1>0)和q2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两电荷连线上电场强度E与x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2>0且q1=q2 | B.q2<0且q1=|q2| |
C.q2>0且q1>q2 | D.q2<0且q1<|q2| |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基地发射成功,其环月飞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100 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 km的“嫦娥一号”更加详实.若两颗卫星环月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则()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小 |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角速度与“嫦娥一号”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