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 B.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 |
C.鼓励驾驶私家车出行 | D.使用清洁能源 |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 |
A |
CaO |
CaCO3 |
高温煅烧 |
|
B |
CO2 |
HCl |
足量NaOH溶液 |
洗气 |
C |
NaOH溶液 |
Na2CO3 |
适量CaCl2溶液 |
过滤 |
D |
Fe粉 |
CuO |
过量盐酸 |
过滤 |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
B.能源与环境 |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
使用氢能源——无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 |
C.物质的鉴别 |
D.营养与健康 |
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 |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 牛奶保鲜——加大量防腐剂 |
有一固体物质甲(不含结晶水)的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经历如下变化:。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溶液Ⅰ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B.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 |
C.溶液Ⅰ和溶液Ⅱ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
D.溶液Ⅱ若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等于3g |
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 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B.放出H2的质量是A>B>C
C.相对原子质量是A>B>C
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