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饮用水的净化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贮存、净化、输水。水库将雨水、江河和溪流里的水汇集贮存起来,净化时首先在水中加入沉淀剂如明矾等,这些物质可以使悬浮在水中不溶性颗粒逐渐的沉降下来。下图是水的净化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河水呈浑浊状,是因为水中含有         的杂质。
(2)若A中是小卵石和石英沙,其作用是          ,若B中是粒状活性炭,其目的是              
(3)进入气管网或水塔的水   (填“是”或“不是”)纯水,若要制得纯水,可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会引起煤气中毒,C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H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两端物质间能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I的化学式  

(2)判断⑤的反应类型  

(3)G的饱和溶液pH  

A.小于7 B.等于7 C.大于7 D.无法判断

(4)写出C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衣”:某品牌男上衣服标签上标着“80%羊毛、20%氨纶”,氨纶属于  纤维(填“合成”或“天然”)

(2)“食”:食品包装袋中(如薯片)充有氮气,其作用是  

(3)“住”: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置活性炭来吸收装饰材料释放的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4)“行”: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支架表面刷漆,是为了防止其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而生锈。

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建立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请从H、C、O、N、Na、Al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气分子  

(2)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4)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  

(2)A物质的用途  (答一点即可)。

(3)请写出E→C+D的化学方程式  

(4)D生成C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关系密切。

(1)钢铁容易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接触发生反应生成铁锈,实验室可以用稀硫酸将铁锈除去,其反应方程式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盛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无色。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