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 2个氮分子 ; ②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③ 氢氧根离子 ; ④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化学名称 |
① |
氖气 |
③ |
硝酸铵 |
化学式 |
SiO2 |
② |
FeSO4 |
④ |
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填“氢
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中,
理由是。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为(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色。
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小魔术:吹气生火。只见老师用嘴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对着蒸发皿中的一团棉花吹气,不一会,棉花就燃烧起来。同学们觉得很好奇:通常情况下,嘴中呼出的气体是不会使棉花燃烧的。为什么老师对着棉花吹气就能使其燃烧?
同学们已经知道: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两个条件①②;
小娟同学课下询问老师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口中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CO2,棉花(实为脱脂棉)中包裹着黄色过氧化钠(Na2O2),CO2与Na2O2反应生成白色的Na2CO3和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最终使棉花燃烧起来。请帮助小娟同学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检验固体产物是否为Na2CO3的实验:①用与固体产物反应,制得气体;②将气体通入中,如有生成,则证明固体物质是碳酸盐。
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t2℃时,5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 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钢铁与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采用方法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2) 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学符号 |
2H2 |
Mg2+ |
||
符号的意义 |
2个氮原子 |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