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NH3)的反应过程,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N2和H2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用分别表示N2、H2、NH3在催化剂表面

(1)图中表示的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为:E→( )→( )→(  )→C(在括号中填写其它三张图示的字母);

(2)结合上图,你能总结出的有关化学反应的一条结论是: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分子的基本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整套装置及有关气体均保持干燥)。
Ⅰ.在集气瓶B中充满氯化氢气体,K3处于关闭状态至操作Ⅱ完成为止;
Ⅱ.通过调节活塞K1、K2,在集气瓶A中充满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其操作是:打开K1、K2,在        (选填“K1”或“K2”)处导管口通入氨气;
Ⅲ.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再打开K3,一段时间后两只集气瓶中都出现白烟(白烟是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产生氯化铵固体的细小颗粒)。
①从上述实验过程中能得出分子的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镁粉用于制照明弹
C.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 D.铜用作电线

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冰冰融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C.铁生锈铁熔化 D.鸡蛋变臭鸡蛋煮熟

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是化合物
B.煤气燃烧不会污染空气
C.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
D.该反应中消耗的O2与生成的X的质量比为9∶4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反应物是混合物,生成物是纯净物
C.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

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安全常识
①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②炒菜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③煤炉取暖防中毒——开窗通风
④CH4是可燃气体——点燃前须检验纯度
B.保护环境与生活常识
①用电动公交车替换化石燃料公交车
②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化水为油”
③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④本产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
C.构成物质的奥秘
①氯化铝﹣AlCl3
②Ca2(OH)nCO3,则n= 2
③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D.分子、原子相关知识
①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②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因为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③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