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8
1.0
1.0

 
试计算:
⑴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第1份样品中      (填物质)完全反应了。
⑵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
⑶请在图中画出在50.0g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取16g该样品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1.6g氧气,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

某小组利用实验数据,求算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金属M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 + H2SO4 ="=" MSO4 + H2↑。
现取20 g该金属样品于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加入硫酸的质量/g
100
200
300
400
500
烧杯中剩余物质量/g
119.8
219.6
319.4
419.4
519.4

第5次实验后,烧杯中还有0.5 g剩余固体。计算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材料,是良好的耐热材料,还被大量应用于微电子学。将高纯度铝粉放在氮气流中,在820℃左右反应,可以制得氮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 +N22AlN。若有54 kg高纯度铝粉,求可制得氮化铝的质量。

小刚想用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实验:首先称取50g贝壳样品于烧杯中,烧杯质量为100克。然后将150g的盐酸平均分5次加入(假设杂质均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到烧杯中。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烧杯+剩余物质质量
175.6g
X
226.8g
252.4g
280.2g

(1)X=g;
(2)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第三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钠,其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Cl2↑+H2↑。若制得40g氢氧化钠,同时可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