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⑧是组织细胞,图中⑥、⑦、⑨都属于细胞外液,请在下列方框中分别填写其名称:
(2)请在(1)中用箭头表示出⑥、⑦、⑨三者之间的关系。
(3)人体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直接从上述哪种细胞外液中吸收葡萄糖   (用图中序号表示)。                                    
(4)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       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5)血液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如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通过               中枢的调节,使皮肤的血管         ,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散热量增加,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6)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      ]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_____关系。
②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___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③本研究涉及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_____生态系统。

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1)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期细胞进行分析得知该植株发生了突变,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变异。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

(3)若(2)中测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型组成如图二。从细胞水平分析出现该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未分离而导致的。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请据此写出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

(1)在高温环境中,植物能通过释放脱落酸来促进休眠。下图表示一个验证脱落酸促进叶柄脱落的实验,1~4号是剪去叶片的叶柄,对1号做了如图所示的处理,应选择号作为对照组,处理是

(2)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验证这两种激素在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上存在拮抗作用(指一种物质的作用被另一种物质所阻抑的现象),步骤见以下图解。

①实验原理为:
②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预测实验结果(在表格中用“高、中、低”来表示麦芽糖的相对含量)。

右图是测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广口瓶装有碳酸氢钠溶液以维持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某兴趣小组利用上述装置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准备了3套装置,在暗室中用等强度(小于光饱和点)的绿光、蓝光、红光的灯源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 3号装置,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mL)。实验结果如下表:

(1)用这一方法测量得到的为光合作用速率。由于各组呼吸速率相同,故单位时间内收集的水量可作为光合速率的指标。
(2)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和光强度相同,故成为实验结果不同的限制因素。请比较3组叶绿体中ATP和NADPH浓度大小关系(用组别编号比较)。
(3)本实验将3套装置放入暗室的目的是
(4)该实验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请指出其中一处:
(5)下图为在红、绿、蓝三种光的不同光强度和光合速率的关系。请以上述实验结果为依据,可知曲线为蓝光。

(1)某大豆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①能量从植物传递到田鼠的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点)%。
②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决定的;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5只。该种群密度是只/hm2。若标记的部分田鼠能主动逃避陷阱,这样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对捕获的田鼠进行性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1,其性比例(有利/不利)于种群增长。
③田鼠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除了流入下一级外,还有可能是和未利用。
(2)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④对于田鼠种群,猛禽属于性调节因素。
⑤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⑥猛禽除了捕鼠外也会捕食鼬,猛禽属于第营养级,请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