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分)
资料一: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多么富有,孩子一般12岁以后就得给家里做家务,如剪草,送报等。家长则相应付给"劳务报酬"。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比如,女孩子初中一毕业就到别人家里去当一年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和社会规则。
资料二: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超过90%的独生子女很少上街购物或在家打扫卫生,超过60%的独生子女从未或很少洗碗,洗衣服和烧饭做菜。中国城市的孩子日平均劳动叶间为11.32分钟,一些发达国家孩子每天的劳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发达国家的孩子家庭生活水平比我们好,为什么家长及整个社会都要求他们参加各种劳动呢?
(2)劳动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学生怎样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知识改变命运”是香港首富、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提出来的。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中,知识一直都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不会忽视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请谈谈你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
聆听对话,回答问题。
小明:爸爸,暑假开学后我就要到城里读高中了,我想报艺术类的特长生,花销会很大的。
继父:花费太多我是付不起的,要不咱别念了。
小明:我爸爸妈妈不是给我留下10万元的存款吗?
继父:你还小,还未成年,不能继承遗产。
小明有继承权吗?请你说说理由并帮他想想办法。
看漫画《顾头难顾尾》,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2)如果你的“创作”遭遇了漫画中的情形,你会怎么做?
(3)请为杜绝漫画中的类似现象出谋划策。
她是一名专职的公益律师。7年多来,她为农民工维权接待来电、来访和网络咨询1.2万余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27件,涉及金额5000余万元。通过诉讼、仲裁和律师调解,为受援人追回损失1000余万元。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她长期在覆盖率很高的陕西农村广播“900维权热线”做节目,向农民工朋友讲授一些维权知识和窍门,集中回答农民工关于劳动争议纠纷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宣传工作站受理案件的范围、程序等。她亲切的被农民工兄弟称为“守护天使”。她就是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十大正义人物”的公益律师孙蓉。
(1)为什么说孙蓉的行为是正义的?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孙蓉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十大正义人物”的理由。
材料一:近日,部分省市正式出台高考新政,在高考加分项目中,体育、奥赛等项大幅度缩减,“见义勇为”成为新增加分项,最高可加20分。这一格外抢眼的高考新政,不仅是对考生“见义勇为”行为的政策认可,也是对当下道德滑坡、正义淡漠现象的制度“挽救”,更是对考生一种最实惠的倡导和鼓励。
材料二:2014年11月28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条例》。条例规定:见义勇为行为人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死亡或者致残造成生活困难的,其子女在入公办幼儿园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优先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在农村寄宿学校就读的,纳入国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助范围;在报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时,给予适当降分录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以上人员统筹纳入国家教育资助体系,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各级见义勇为专项资金应当对以上人员给予适当资助。鼓励公办高中阶段学校和省属及以下高等学校免收以上人员就读期间的学费。
(1)见义勇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谈谈你对高考中“见义勇为”加分的看法。
(3)你觉得“见义勇为”立法有哪些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