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除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
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 |
C.④代表的是线粒体 |
D.图示过程也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
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主要是
A.好氧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
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 |
D.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
下列有关动物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骨髓中有许多造血干细胞 |
B.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血细胞的能力,可用于治疗白血病 |
C.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能正常分化,实质是诱导其基因发生突变 |
D.自体干细胞移植通常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
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投放一定量的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通常全部被吃掉)。分批移走水蚤,移走水蚤的总量即水蚤的收获量。水蚤收获量/藻类投放量为能量转化效率。移走比率(每批移出水蚤数占总数的比率)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曲线①②分别表示移走的是成年水蚤、幼年水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的 |
B.水蚤收获量总是小于藻类投放量,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引起水蚤个体的死亡 |
C.移走成年个体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主要原因是移走成年个体使种群趋向增长型 |
D.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不能表明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
C.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 |
D.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
下列关于几幅曲线图的说法不正确的
A.甲图中光作为物理信息,对同一植物的萌发作用具有两重性 |
B.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b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 |
C.丙图中因工业污染,改变了黑化蛾与地衣之间的竞争关系 |
D.丁图中若A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可能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