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同学们告别小学走进中学已经两个多月了,初中课程增多,老师讲解知识内容的节奏加快,大量的讲授有让你力不从心的感觉。有的同学对自己的初中学习生活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学习方面中学与小学有什么不同?
(2)面对不同,我们应如何做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呢?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面漫画《“实名”矿泉水》,回答下面问题。

(1)漫画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节约的好习惯?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材料一: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
材料二: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中央还将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
材料三: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到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中央决定将农民年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9 2%,对应扶贫对象规模到年底约为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4%。
(1)自拟一个能概括上述材料内容的题目。
(2)材料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1)以上材料说明了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
(2)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治国方略的?

在德国,公共场合进门出门时,只要看到有孩子,总有人会跑过去帮着开门;逛超市时,很多箱包放在超市外面,无需寄存在储物柜里;东西丢了,你一定会在原地的篱笆或长椅上找到……。有人说,德国人的素质看来很好!德国人说:这样的评价有点高,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更多地是出于一种习惯。相反,一些中国人常常有不好的习惯和做法。如:乱吐口香糖,乱闯红灯,不择时间放鞭炮,洗手不关水龙头,公共场合大声打手机,不分场合吸烟,不排队等等。
(1)从意志品质的特征角度看,这些中国人身上最需要培养的特性是什么?
(2)材料给我们国人怎样的启示?(至少三点,6分)

材料:歌曲《时间都去哪了》在2014年春晚播出后迅速爆红(知名度高)。其歌词“门前老树张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育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
(1)这首歌引起人们的共鸣,是因为它包含着什么人生道理?
(2)人活得有意义必须有远大的志向,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