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能将牛奶中的乳糖等糖分分解成乳酸而使牛奶变成酸奶,制作酸奶时,一定不能被T4噬菌体(一种病毒)污染,否则会大大影响酸奶的品质和口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4噬菌体能在酸奶发酵液中繁殖,原因是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糖分 |
B.奶牛、乳酸菌和T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均含有8种核苷酸 |
C.奶牛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单糖葡萄糖、二糖乳糖和多糖糖原 |
D.T4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其化学成分与染色体基本相同 |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 |
50 mL |
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
甲 |
25 mL |
75 mL |
无氧 |
乙 |
25 mL |
75 mL |
遇氧 |
|||
50 mL |
未处理 |
丙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丁 |
25 mL |
75 mL |
遇氧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以下关于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
B.在减数分裂的过程,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
C.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可形成4种配子。 |
D.正常情况下,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 |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
B.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细胞分裂时,从d的周围发出丝状物;e由几个囊状结构重叠而成。将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的情况作表如下(+:存在;-:不存在)。由此判断,试样甲、乙、丙分别是
细胞结构 |
a |
b |
c |
d |
e |
试样甲 |
+ |
+ |
+ |
- |
+ |
试样乙 |
- |
- |
- |
- |
- |
试样丙 |
+ |
+ |
- |
+ |
+ |
A.蓝藻、菠菜叶、鼠肝
B.蓝藻、鼠肝、菠菜叶
C.菠菜叶、蓝藻、鼠肝
D.鼠肝、蓝藻、菠菜叶
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下列作用中与蛋白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A.特异性抵抗外来病菌 | B.催化蛋白质消化分解 |
C.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 D.参与人体氧的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