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荐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则最终所产生的八个精子中,含31P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50%、25% | B.100%、25% | C.l00%、50% | D.100%、100% |
如图是某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该种生物的基因型以及染色体组数可表示为()
A.ABCd,1 |
B.Aaaa,8 |
C.AaBbCcDd,8 |
D.BBBbDDdd,4 |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关于这种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
③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④都是外来因素影响引起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下列四组数据中,已知①②项均正确,第③项中有错误的是()
组别 |
①生物名称 |
②体细胞中含染色体个数 |
③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染色体个数 |
A |
普通小麦(六倍体) |
42 |
7 |
B |
玉米(二倍体) |
20 |
10 |
C |
小黑麦(八倍体) |
56 |
28 |
D |
蜜蜂(二倍体) |
32 |
16 |
用15N标记的细菌DNA,在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分裂两次后,其后代中含有14N标记的新个体与含有15N标记的新个体的比值为:
A.3:1 | B.2:1 | C.1:1 | D.7:1 |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