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每一个中学生都面临着如何在学习中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探究下列问题:
【情景透视】
为有更多时间打篮球,小丁、小张和小王在做作业时进行了分工合作,小丁负责完成数学作业,小张负责完成语文作业,小王负责完成英语作业,然后相互交换答案。面对考试与升学的压力,某学习小组提出了“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口号。
(1)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释疑解惑】
小明近日收到小猛的QQ来信,内容如下:进入本学期以来,我的每次考试成绩均不如同桌,经常受到他的冷嘲热讽,真想揍他一顿……可我想,我的文化基础实在差,不能跟他比,与其在学校受气,还不如外出打工。
(2)请你判断小猛的想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
【拓展天地】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就中学生如何在学习中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提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
材料一:陈某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人长得漂亮,能歌善舞,素质发展比较全面。班主任一直都很重用她,这学期开学初重新成立班委会,班主任征求她的意见,她说这个“太笨”,那个“不会说话”,不是摇头就是撇嘴,意思十分露骨:全班除了她没人能当班干部了!班干部竞选时,她以11票之差落选了,当时,她就急哭了,中午拒绝吃饭表示对竞选的不满。
材料二:森林要选出一只最漂亮的鸟儿来当鸟王。乌鸦也想参加。乌鸦在河边捡其他鸟儿落下的羽毛来插在自己身上。对着水中的倒影,乌鸦得意极了,感觉自己已是森林的鸟王了。参加竞选时,贴上的羽毛突然掉光,出尽了洋相,落荒而逃。
材料三:苏格拉底说:“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请根据材料作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出什么心理?
(2)这两种心理分别有什么危害?
(3)三则材料对我们有何共同启示?
某女士患先天性侏儒症。女儿小云两岁时,丈夫去世;女儿上小学期间,她的工作单位又突然倒闭,唯一的生活来源被切断。但是,这个矮小的女人坚韧不屈地与命运抗争,靠卖毛巾等日杂商品拉扯着女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强乐观的她就这样支撑着家庭,培育女儿健康成长。为此,她当选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
妈妈天生残疾,但女儿小云“不避母丑”,也不讳言自己的家境。她经常给妈妈送午饭,周末时还会帮忙看摊位;她勤奋学习,还主动给邻居阿姨的女儿做家教。2005年,她如愿考上了某重点大学。正当母女二人为高额的学费一筹莫展时,众多热心人士伸出援手,把小云送进了大学,面对这些无私的援助,小云说:“我最大的人生愿望,就是读好书,将来努力工作,帮妈妈治病,照顾好妈妈,还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1)小云妈妈有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2)我们怎样做有责任感的人?
(3)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怎样做才能像小云那样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贾志明老师在谈教育时说:“教育有着神奇的力量,孩子需要教育,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无痕迹的。一旦教育者摆出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学生如此,不准孩子那般,其实双方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被教育者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样的教育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1)读了贾老师的一番话,你认为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2)为了改变材料中的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对老师说?
刘海洋是某知名大学的大四学生,由于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保送为研究生。可谁会想到,就是这位高材生,竟先后几次用化学溶剂烧伤动物园里的熊。“这是动物园自建国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如此恶劣残忍的手段,让人无法想象。”北京动物园园长如是说。
请你简要分析刘海洋做出“伤熊”行为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为了引导同学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某校七年级一班决定召开一次相关主题班会。
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
(1)请你为本次班会拟写一个主题。
(2)请你对那些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的同学的行为作出简要评析。
(3)我们青少年应该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作为一名刚刚升入初中的新学生,你打算今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