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C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其中甲从圆心A出发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底端在D点的该圆的一根弦轨道从弦的上端开始自由下滑,丙从圆弧轨道上很靠近D的某一位置开始沿圆弧自由下滑。三小球的初速度都是零,忽略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B.甲球最先到达D点,丙球最后到达D点
C.丙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D.甲球最先到达D点,但无法判断哪个最后到达D点
图示为甲、乙两个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x t图象。若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起点,则()
A.甲在0到t1时间内,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 |
B.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 |
C.t3时刻,它们相遇,且此时甲的速度大于乙 |
D.0到t3时间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 |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 |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2m |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水平面向下 |
B.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
C.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
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物体间的弹力成正比 |
下面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 |
B.速度方向向东,加速度方向可能向西 |
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
D.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
如图,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各接触面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 F1="1N" 和 F2="2N"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B均静止,则A受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
A.3N,6N B.1N,2N C.1N,1N D.0N,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