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I和III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I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 。阶段III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2)若测得阶段II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
(3)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 、 。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
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 B.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
C.变形虫做变形运动 | D.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 |
人体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或衰老的红细胞,在白细胞中与这些物质消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为 ( )
A.溶酶体 | B.核糖体 | C.液泡 | D.中心体 |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 B.淀粉、半乳糖、糖原 |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
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
A.5、2、8 | B.4、2、2 | C.5、2、2 | D.4、4、8 |
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 |
B.染色质上的DNA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
C.不同细胞的核孔数量是相同的 |
D.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利于控制物质的进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