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小于1.0Ω)
B.电流表G(满偏电流3mA,内阻Rg=10Ω)
C. 电流表A (0-0.6A,内阻 0.1Ω) ;
D滑动变阻器R1(0-20Ω, 10A)
E.滑动动变阻器R2(0-200Ω, 1A)
F.定值电阻R。(990Ω)
G. 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甲、乙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图所示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I1-I2图线 (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V, , 内阻r=_____Ω.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
C.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
E. 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像如右图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
|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有位同学做了一系列步骤,其中的两个步骤是这样做的: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与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与F2;
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沿原来的方向(即两个弹簧同时拉时橡皮条伸长的方向)拉橡皮条,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个步骤中均有疏漏或错误,分别是:在①中;
在②中。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在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钩码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