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注】禹庙:即大禹庙。颈联写庙外之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怎样的精神?赞美英雄,感情基调多是昂扬向上的,但诗人写景却用了“空山”“荒庭”“秋风”“古屋”等荒凉的意象,有人说这与全诗的情感基调矛盾,你是怎样看待的?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①
张仲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此诗写闺中妇人夜思远方的丈夫的情形。 ②漏水:古人以漏壶滴水计时。 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秋夜?
第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三四句对于诗中情感表达上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①
张仲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此诗写闺中妇人夜思远方的丈夫的情形。 ②漏水:古人以漏壶滴水计时。 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秋夜?
第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三四句对于诗中情感表达上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浈阳峡
[唐]张九龄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1)诗中描述了浈阳峡的哪些特点?请逐一列出。
(2)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身 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选自《艾青诗选》) 诗人笔下的礁石成了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诗歌分析?
答: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赋于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征之音”,它象征意味是什么?
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义。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诗经》经常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1分)答: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