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 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 m/s2,那么
(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v=2gsOB,乙同学用vB=
。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
(2)同学丙想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计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此他计算出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 m/s2,从而计算出阻力Ff=______ N。
(3)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装置如图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适当垫高,使木块连上纸带后恰好匀速下滑,细绳通过两滑轮分别与弹簧秤挂钩和沙桶连接,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恰好与木板平行。按住木块,缓慢向沙桶中添加细沙,释放木块,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及并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纸带的加速度a,再改变沙桶质量……获取多组F,a的数据。
(1)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应先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再释放木块
B.添加细沙,比用钩码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每次添加细沙后,需测出沙及沙桶的质量
D.实验过程要确保沙及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2)某次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选取A、B、C、D、E,5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的4个点未画出),则打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a—F图象如下图所示,则木块的质量为 kg。
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在80~100
之间,现要测量其电阻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约为1)
B.电流表A2(量程200mA、内阻约为0.2)
C.电流表A3(量程0.3A、内阻约为0.1)
D.定值电阻R0=30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
F.电源E(电动势为6V)
G.开关S、导线若干
(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保证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M、N两处的电流表应分别选用:M为_____,N为____。(选填“A1”、“A2”或“A3”)
(2)若M、N电表的读数分别为IM、IN,则Rx的计算式为Rx=_______。
(3)考虑本次测量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装置如图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适当垫高,使木块连上纸带后恰好匀速下滑,细绳通过两滑轮分别与弹簧秤挂钩和沙桶连接,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恰好与木板平行。按住木块,缓慢向沙桶中添加细沙,释放木块,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及并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纸带的加速度a,再改变沙桶质量……获取多组F,a的数据。
(1)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应先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再释放木块
B.添加细沙,比用钩码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每次添加细沙后,需测出沙及沙桶的质量
D.实验过程要确保沙及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2)某次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选取A、B、C、D、E,5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的4个点未画出),则打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a F图象如下图所示,则木块的质量为 kg。
某实验小组要测定一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实验器材有:一只DIS电流传感器(可视为理想电流表,测得的电流用I表示),一只电阻箱(阻值用R表示),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和采集数据.
(1)小组设计该实验的原理表达式是________(用E、r、I、R表示);
(2)小组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先将电阻箱阻值调至____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在实验过程中,将电阻箱调至图乙所示位置,则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Ω;
(3)小组根据实验采集到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R图象,则由图象求得,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提出猜想:物体沿斜面下滑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他还实验验证了该猜想。某小组学生依据伽利略描述的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让滑块从离挡板某一距离L处由静止沿某一倾角θ的斜面下滑,并同时打开装置中的阀门,使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
②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水箱阀门(假设水流出时均匀稳定);
③记录下量筒收集的水量V;
④改变滑块起始位置离挡板的距离,重复以上操作;
⑤测得的数据见表格。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L(m) |
4.5 |
3.9 |
3.0 |
2.1 |
1.5 |
0.9 |
V(mL) |
90 |
84 |
62 |
52 |
40 |
(1)该实验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来表示 。(填序号)
A.水箱中水的体积 B.水从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滑块下滑的时间 D.滑块下滑的位移
(2)小组同学漏填了第3组数据,实验正常,你估计这组水量V= mL。
(你可能用到的数据)
(3)若保持倾角θ不变,增大滑块质量,则相同的L,水量V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保持滑块质量不变,增大倾角θ,则相同的L,水量V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