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创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
B.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核电荷数减少4 |
C.重核的裂变过程总质量亏损,轻核的聚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
D.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
B.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远的距离为150m |
C.在t=30s时,乙追上甲物体 |
D.由于乙在t=10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最大 |
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当速度达到v时,物体立即改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a2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s1,t1和s2,t2。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
B.![]() |
C.![]() |
D.![]() |
以v 0 =" 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2的加速度匀变速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A.3 s内的位移是12 m |
B.3 s内的位移是9 m |
C.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
D.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
如图为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从同地点出发的 |
B.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出发,但出发点是不同的 |
C.兔子在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所以最终先到达终点 |
D.乌龟中途落后,但最终比兔子先到终点 |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 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 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v/2 | B.v/(2g) | C.![]() |
D.![]() |